瀘州中海糧油:高水平開放激活發展動能

                    2023-04-01
                    摘要:

                    項目自2020年正式投產以來,3年共加工進口大豆150萬噸,每年數據均在遞增。去年共加工大豆61萬噸,產值33億多元,繳納利稅3億多元

                    四川日報

                    春日的瀘州生機勃發,放眼中國(四川)自由貿易試驗區川南臨港片區(以下簡稱“自貿區川南臨港片區”),到處是一派繁忙景象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20230401/913f151dbbff41f3959a490dd74262dc.jpg

                    近年來,自貿區川南臨港片區積極打造百億級糧油食品產業鏈。充分發揮港口大宗商品水運價格優勢和綜合保稅區、進境糧食指定監管場地、進境肉類指定監管場地等開放平臺的政策優勢,大力發展集臨港糧油食品加工、倉儲、物流、貿易于一體的產業鏈條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在瀘州中海糧油工業有限公司糧油深加工項目一期現場,時常能看到豆粕裝車,發往成都、重慶等地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“項目自2020年正式投產以來,3年共加工進口大豆150萬噸,每年數據均在遞增。去年共加工大豆61萬噸,產值33億多元,繳納利稅3億多元。”瀘州中海糧油工業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王代俊介紹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作為進口糧食加工企業,瀘州中海糧油工業有限公司生產原料為進口大豆,主要通過江海聯運從鎮江口岸保稅倉庫以“進境糧食保稅循環倉容監管模式”轉運至瀘州工廠保稅倉庫,每月生產需投料6萬噸。而“進境糧食保稅循環倉容監管模式”這一項創新制度,能為該企業節約倉儲設施建設成本5000萬元以上、年資金運營成本1000萬元以上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  国产精品视频